close

穿越中橫 這時空故事是這樣開頭的:2億年前的太平盛世,那時地球上還沒有人類。淺海中無邊無際的珊瑚歡歌曼舞,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珊瑚仙逝後沉澱堆積,轉變成石灰岩層疊疊加加。千百萬年原子分子的變幻,深埋高壓火熔水蝕的洗禮,鬆散的石灰岩被擠壓成堅硬的大理石,終於達到了穩定。650萬年前,地殼動盪不寧。菲律賓板塊在遠離歐亞大陸的過程中,與其長期衝撞擠壓。於是火山頻頻爆發,海嘯大浪淘天滾滾。蓬萊造山運動後,橫空出世,一座臺灣寶島。海島上有山,有水,有生靈,有神木。立霧溪發源於臺灣中央的奇萊山主峰,從海拔3,449米的源頭一股衝力往下直沖進入大海。從山最高上游到下游,全程雖然只有58公里,但平均每17米水準長度便有著1米的落差之大,高山落下的水流從下切、側切、這種難以估計的力量非比尋常。即使是細密堅實的大理石,也無奈于立霧溪水的衝擊,頑強地以它特殊的岩層分子結構,似圖極力抵擋著溪水的橫向切割,但仍避免不了水流的向下豎切。恒古千年萬載,水石互相糾纏。水作刀,切出了今日中橫山脈的險峻雄偉;石為料,呈現著深邃壯麗。石上全是水的紋身,水把自己銘刻水與石的永世愛情,在高山中造就了一條美麗的狹窄河谷。這就是從東部花蓮往西,穿越190公里長的「中橫公路」的時空歷史....

穿越中橫00 個人從事旅遊業時間不及四年很短,即使這段時間由東往西行走「中橫」無數次,但每次匆匆而過留下許多遺憾,大部分時間車上都載著客人,多數只想趕路,有的怕落石、怕氣候變化、怕彎道過多暈車,更多為了趕大景點行程,快快過,急著過!就這樣一次又一次錯過了,好好閱讀臺灣寶島誕生的時空歷史,我每次回程後都在計劃自己來,慢慢開車、四處停車,慢慢走,過這條百公里山路,不管是什麼季節,都讓您如同跨越四季感受,早上太陽、午後陰雨,一會兒起霧,過了一山頭又重見了陽光,山因為夠高,雲氣變化無常,想要每趟完美一窺究竟,還真得碰碰運氣,這一次!我承接自行車攀登「武嶺」預賽練習機會,便決定早早從花蓮出發,在一路到武嶺與客人會合前,慢慢開!仔細端倪中橫....

穿越中橫000 雖然這次寫了「穿越中橫」一些個人感受,還是覺得看不夠,看不清,車開的太慢,容易檔後車的路,而且邊開邊看風景駕車太危險,有些好景停車又非常困難,就這樣再一次,給自己帶來遺憾,不過!沒關係!下一趟~騎著我的「小三 大羊」來,馬力夠、機動性強,只要天氣與時間夠巧合,一次把中橫看個夠!!呵呵~

穿越中橫0000 整個中橫段最精彩的兩大觀光景點,一是太魯閣國家公園,另一個就是「合歡山」,其實我們常把眼光焦距就落在這兩大景點中,不管我們怎麼做行程前旅遊攻略計劃,似乎都繞不出,因為聽人說、網上搜,都被這兩大焦距信息所佔領,先從太魯閣公園講起吧!它位於臺灣中東部,橫跨花蓮、台中、南投三縣,包括太魯閣峽谷、立霧溪流域、中橫公路沿線風景、和部分臨海的蘇花公路景觀。它的全部面積為9萬3千多公頃,而太魯閣觀光路線僅24公里(從入口牌樓至天祥),用公里數簡單計算,佔整個太魯閣國家公園十分之一多以點,那剩下的了!成為路過的背景@@

穿越中橫砂卡噹  砂卡礑:出發從太魯閣立碑牌樓處進入中橫公路,過去是走舊路,現在是繞過「太魯閣遊客中心」行走砂卡礑隧道這條新路,在過隧道前看到「砂卡礑」這地名由來:長居太魯閣的德魯固族人,對於地名有一套命名方式,通常他們會以事件、當地特色或人名來作為地名。「砂卡礑」為德魯固族語「sgadan」,意為「臼齒」,因為過去在早在約200-300年前,德魯固族祖先由南投遷徙到當地開墾建社時,在此地挖出臼齒(原住民語sgadan)而得名。

穿越中橫寧安橋 接下來就正式進入我撰寫「中橫穿越之旅」的路程了,當然前段從入口到天祥這條二十多公里「觀光路線」很多人來了無數次,似乎沒啥好介紹的!但是我撰寫本文住要還是描述心境,我個人認為:秘境是少數人樂山見水能見到的,如果您不能放慢腳步觀察四周,如果您不停往前走,您就會錯過一次又一次「秘境」,有一回有一間花蓮藝品店老闆包我的車帶日本貴賓玩賞「太魯閣」,在經過長春祠段往寧安橋段,叫我車速放慢在放慢,路邊停車才驚奇發現有條通往山上的羊腸小徑,被蔓延草叢所遮掩,「這條就是 西拉岸古道之一,可連接到宜蘭、翻過大同鄉往北部一條早年通商古道」當然這小徑背後還有....日據時代,桃竹苗山區大批客家人遠遷東部開墾所翻山越嶺的小徑,清朝理番的故事,還有原住民與日軍戰鬥等等故事,一條小徑,帶來數不清、說不完的人文寫類歷史,過去不再是停留在書紙所描述,而是更親見證看見這條古道,聽著故事...現場感受的身歷其境。

穿越中橫C 燕子口:百萬年峽谷,不管來幾百次,總是要來走走....望著那一線天際,嘆為觀止,當我撫摸著冰冷的大理石上,彷彿可以看見一道道深深的斧痕,心理真心感激著這些修路的前輩。那些至今還健在的、幸運地頤養著天年的老伯們,應該欣慰於這樣一個事實:當我帶著一批又一批貴賓,在他們用血與汗拼命所建築的公路上,卻能輕鬆如意地賞景時,我們打從心裡更要珍惜每一次來到此一遊的機會,我們體驗的是大自然的宏偉,感覺到的是自身的渺小。別再讓走過、來過,看過等等的藉口,不管你來過多少次,用敬畏的心、用感恩的心,慢慢再去一次又一次的體驗它的偉大,因為這土地孕育我們一代又一代的誕生.....

穿越中橫D   臺灣中部橫貫公路在1956年正式開工時,承擔起這項艱巨工程的是高達二萬多名榮民”,那時沒有先進的開路工具,全憑著人工一斧一錘的雙手開鑿。老兵們逢山開洞,遇水架橋,面對著1億年古老的大理石岩,他們雖然缺乏技術和技能,卻有著勇士般男人的堅強韌勁。我們在錐麓大斷崖前停車。抬頭仰望,驚心動魄。懸崖標高1660米,光禿的岩壁,錯綜猙獰,磅礴的氣勢,歎為觀止。天空被山勢所阻,非引頸翹望,不見青天。噓唏著,原來這就是著名的虎口線天

九曲洞 

九曲洞1 壁立千仞,水深千尺,中橫公路在此臨崖穿鑿,別有洞天。只見隧道連綿,公路回轉,曲洞鑲嵌在巨岩之中,如腸之回,如河之曲九曲洞的名稱來源於彎路、曲洞太多,實際上的曲洞遠遠多於九個。

穿越中橫b  慈母橋的見證: 我站在慈母橋的這一頭,向對岸遠處青蛙石蘭亭中的丈夫和兩個兒子揮著手。我們相互所拍下的照片中沒有人形,只有震撼人心的天堂美景。青蛙石的中層為白色大理石岩,上、下兩層則為深綠色的青色片岩。一座獨立巨石屹立於立霧溪旁,宛如靜伏溪中的大青蛙。而石上的蘭亭,恰似青蛙王子的頭頂皇冠,在遠山的碧綠、近水的蔚藍、石頭的粉白中,平添著一抹橙紅。傳說中,慈母橋之上,蘭亭所在之地,一位慈祥的山地母親曾久久地站立凝望。她不相信自己的兒子已經在洪水中死去,只要她活著,她就要把他盼望回家。不管這故事真實背景...您眼睛觸目所見,就是台灣地質運動誕生後的奇蹟。

天祥 天祥觀光路線的終站,天祥村坐落在一片平坦的河階臺地,地勢開闊。四周高山的環繞,造成這裏薄霧飄渺,蒼煙翠波,幽靜宜人。以它為界,天祥村以西的岩層柔軟,容易受到侵蝕而崩落,無法形成壯觀的峽谷地形。於是位於立霧溪和大沙溪交會點的天祥,便是從臺灣東部海洋起步的,這20公里長太魯閣峽谷的終點。天祥原名塔比多,意為山棕,曾是原住民塔比多TUPIDO部落的棲地。日據時期,這裏是太魯閣的行政經濟文化中心。中橫公路開闢到此,光復後,臺灣統治的國民黨唱起了高調,借用了南宋抗元英雄,漢人文天祥的大名命名此地。

穿越中橫2 開始真正進入我的夢幻中橫穿越路線了,即使路旁山腰間一朵雲,都能吸引我的目光,就像似畫龍點睛般式可愛的妝點

穿越中橫4- 旅遊就像一本終身學習的天書,我曾載過氣象局某位大氣研究專家,他眺望遠方高山流雲道出,遠方雲朵、遠看就像雲瀑,深入其中就是「霧」,呵呵!毫無情調而言,此刻:我正在看「雲捲及雲瀑」,我也知道呆會會開車鑽進一片霧區....

穿越中橫1 車越往西開,地勢就越高,天氣也跟著變化無常,就是有這種意境,讓您不會厭煩,能感受到一天越過四季的風景。

穿越中橫3 

穿越中橫4 「豁然亭」,為一座視野開闊的觀景亭,可鳥瞰天祥景觀全區及立霧溪蜿蜒於三角錐山及塔山。豁然亭步道原是1914年太魯閣戰爭發生時,日軍為了攻打立霧溪流域太魯閣族人所修築的軍用道路。他們從這裡沿著稜線而下,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到達天祥。此外,由於豁然亭居高臨下,可清楚掌握天祥(昔稱塔比多)部落的動靜,對西寶、跑馬場及附近山區也容易觀測,因此戰略位置可說是非常重要,當時日軍也曾在這裡架設砲台,砲台的位置就在豁然亭隔著公路對面的高台上,如今立有碑文「雲亭遠眺」四個大字,是中橫公路完工後所建。

穿越中橫4-1 

穿越中橫4-2 每次來都有一段小遺憾插曲,這要才能一來再來,這一次忘了帶壺保溫咖啡,坐在這裡,好好欣賞眼前風景

穿越中橫4-3 我們經常開車趕路過,從來沒仔細停留,好好端倪臺灣美麗的大山

穿越中橫5 開車進中橫,建議各位最好帶一支「無線電」整個中橫公用頻道:143690 不是在懷疑您的開車技術,中橫公路時而雙線由縮成單線,道路蜿蜒又過多彎曲,就因為每個人都認為技術太好,橫衝直撞,我們開大車隨時按路邊標示里程報方位,讓過往的「菜車」大型貨車知道該如何與您交會,尤其是很多大小不一的隧道及山洞,同業們經常交流,我們跑中橫不怕大車交會,因為職業駕駛都有依循習慣,最怕就是技術太好橫衝直撞的小車。

西寶  千方一個240度大轉彎就是「西寶」:人類學家曾在西寶台地上發現陶片及石紡輪,應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人類所遺留下來。約在250300年前太魯閣族人進入立霧溪流域定居後,也曾在此建立西寶社,1914年日本人實行「理番政策」後,被迫遷離;光復之後,只有少數族人重返部落居住,中橫開路時,因山區蔬菜運輸不便,便在西寶階地種植蔬果,並成立西寶農場;公路開通之後,經由退輔會的安排,當年修築中橫公路的榮民在西寶台地定居墾拓形成聚落,種植蔬菜水果為生。台地山中隱藏著一處學校,「西寶國小」最早是西寶農場員工的子弟小學,後來改為森林小學,是全國唯一的體制內森林小學,其建築充滿藝術與創意,另在外型與色系上的講究,使其座落山間卻不顯突兀,非上課時間,值得一探究竟。

ad1 

西寶2  

 

洛韶  「洛韶」好像成為整條台8縣中橫公路的入口管制站,只要有崩塌路面維修,幾乎都是以這為管制點。

穿越中橫6 車子繼續往上爬,從天祥600多公尺,一路慢慢攀升,景色跟著變化,當然氣候在夏季時分,也愈來愈怡人舒適,這就下遊高山的好處

穿越中橫7 

穿越中橫9 這裡就是被花蓮林務局列為危險河床的「瓦爾黑溪」支流,聽說上游以行成堰塞湖,隨時有整個往下崩塌的危險,看一座老橋與新作的雙向通車橋擺在一起,其實在中橫公路整條線,類似兩橋並行的路段很多,主要是留給後人觀賞與見證昔日的榮景

穿越中橫9-1 

穿越中橫9-2  

穿越中橫隧道 中橫公路上一路上有很多這種只容一輛車單行的載隧道,有些隧道是彎曲型的,根本看不到另一頭,所以行駛中橫一定開車前燈,同時要慢慢開,持續觀察前方路形及路況。

新白楊 新白楊海拔1644公尺到了,這裡好像成為過往車輛經常必短暫停留地方,因為這裡有乾淨的公廁。 

新白楊1  站在觀景台或往慈恩的公路旁,可俯瞰立霧溪上游塔次基里溪谷,河道曲折迴繞,峽谷深邃,景觀不亞於太魯閣峽谷,此段河道稱為「立霧溪掘鑿曲流」。

碧綠神木 從新白楊繼續往高爬升,來到了標高:2150公尺,一處見證了太魯閣三千三百多年的歷史,碧綠神木昂然聳立於中橫公路128公里處,樹高約50公尺,樹徑3.5公尺,為香杉(巒大杉),是中橫沿線最巨大的神木。位於慈恩與碧綠間。和其他神木最大的差異,在於碧綠神木至今仍是棵「活神木」,經過歲月的考驗,始終青翠的滋長大地,枝頭上綠芽時而可見,尤其在春夏之時,茂密枝葉將神木點綴得生氣蓬勃,宛如一株迎賓樹,枝幹向四周橫深,益顯其卓然立於太魯閣峽谷間的蒼勁生命。

11476435286_dcd3ffdd86_o 來訪中橫花蓮端目前的最高位置,好像也是唯一的一家CAFE小館啦!

碧綠神木休息站  「碧綠神木」公用停車場下方的碧綠小棧,設有咖啡、熱茶、簡餐供遊客停留休息 在進入碧綠小棧時店家先塞了根沾有水蜜桃蜂蜜的牙籤給我們品嚐蜂蜜的甜味加上水蜜桃的香氣,真好吃阿~~~可惜平常用不到蜂蜜,不然還真想買一罐回家用哩@@

11476334614_76c4a07be6_o  不過!我來過好幾次,有一回喝過電家推薦的水密桃咖啡,從此每經過於此,都會買一杯,當然這一百多公里山區路,能喝到一杯熱咖啡卻屬不容易,再加上深處高山森林從中的意境,那番滋味,更是不在話下....

關原 關原,海拔2374.2公尺台灣中橫公路旅遊景點,位於8117公里處,屬花蓮縣秀林鄉富世村,太魯閣國家公園西北境。受高山地形與氣候所致,常有雲海此處繚繞,故得名「關原雲海」。關原位中央山脈,故居北方畢祿山臨下,並南鄰塔次基里溪(立霧溪),與對岸屏風山遙望;沿中橫公路,介於東方碧綠神木、西方大禹嶺之間,為一處平坦的高地,關原加油站設立於此。在屏風山西麓,沿塔次基里溪開闢軍用道路,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為討伐太魯閣原住民可運送軍械、砲彈之用,並在屏風溪、塔次基里溪匯流處形成一塊河階做為駐紮營地,該地由太魯閣討伐戰指揮官佐久間左馬太以岐阜縣「關原」命名,此為現今所稱「關原舊址」

 

大禹嶺1 1914年,日本殖民政府為了討伐太魯閣原住民,興建軍用道路,討伐戰結束後,將原路線變更,新闢路線大致是現今合歡越嶺古道,大禹嶺在當時是被稱作「分水嶺」,據《合歡古道西段調查報告》指出是稱「北合歡山埡口」,因為是三岔路口,位置在現今合歡山隧道正上方,古道各別通往梨山、霧社與太魯閣,中橫公路行經大禹嶺並未沿用古道路線。1958112,蔣介石前來巡視合歡埡口施工狀況,因該地名唸起來不順口,後來則由蔣經國改名,是有感於公路採徒手開鑿,並因地質、技術問題與地形險要,在克難環境下作業,依此況難度不亞於大禹治水為比喻,故命名「大禹嶺」

大禹嶺 大禹嶺的地理位置重要,因地形為分水嶺,順著此地形分成兩個工區:大禹嶺以東至太魯閣稱主線東段,由合流工務處管轄;大禹嶺以西至東勢稱主線西段,由梨山工務處管轄,便是現今所稱中橫東段、中橫西段。為了中橫公路施工之便,闢建霧社支線進行補給,完工後,形成現今台14甲線在此與中橫公路會合,也是現今通往太魯閣國家公園、雪霸國家公園與梨山的重要通路,因此大禹嶺有民宿經營、販售熱食、種植茶葉為當地居民維生方式,但此地人家的居住戶數並不多[5]。大禹嶺至合歡山莊等地的門牌地名為「關原」。        

穿越中橫合歡越嶺段3  從「大禹嶺」出發登上中橫最高點「合歡越嶺」八公里既達距離並不遠,但一離開大禹嶺迎接你的就是一個接一個「髮夾陡彎」,而且海拔高度已超越三千公尺,空氣稀薄,感覺車子動力因燃燒空氣不足,整個馬力都跟著下降,但最刺激也是這一段,不管從精神上的專注,感官上壯闊山頂草原美景,一邊專注著開車又不捨偷張望車窗外的景色,空氣稀薄促使血液宋氧至腦部變慢,感覺胸悶、腦漲,有點暈頭轉向的高原反映開始呈現,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體質發生,但我個人每次來都有此種身體反應,只不過還有視前一晚睡眠品質而定.....

穿越中橫合歡越嶺段4  美景大於一切的身體反應,即使感覺有些高原反應而不適,但眼前的一切視覺,還是衝擊我整體感官,在高點能碰見蔚藍的天空也真的很不容易,或許等幾個小時這裡馬上就變天,現在 只想趕快找地方停車,好好讓眼睛看個夠本....

穿越中橫合歡越嶺段2 合歡山有很多步道,修繕很不錯!從近看觀察,覺得這些步道坡度並不高,其實有高原缺氧反應的人,隨便走一小坡,都感覺徒乎氣喘

穿越中橫合歡越嶺段5    

穿越中橫合歡越嶺 到了大禹嶺,等於在繼續行走8公里,就是登上「高點」合歡群峰了,合歡山國家森林遊樂區位於花蓮縣與南投縣交界,海拔高2,300~3,400公尺,面積457.61公頃,是全臺最高之國家森林遊樂區,區內山勢陡峻,山峰與峻谷連綿,為合歡群峰及奇萊山串聯之中樞地區,也是登山活動的最佳地區合歡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內景觀極為自然,以俊秀之合歡山群峰為景觀主軸,沿路均可觀賞奇萊連峰、中央尖山、南湖大山、及臺灣第一高山:玉山

穿越中橫合歡越嶺段0 層層山巒起伏,如在雲中,更像在夢中....好美喔!!總覺得高山上的雲,就是潔淨白晰,彷彿是童年手裡的棉花糖,讓人很想咬上一口!

穿越中橫合歡越嶺段1 合歡山群峰共由七座山所串連:主峰標高3416、東峰3421、北峰3422、西峰3144、石門山3236、合歡尖山3217、石門北峰3278;合歡山秀麗挺拔,一年四季裏都是風華無限;春夏賞花避暑,秋冬踏青玩雪,時時刻刻都是良辰美景,此外山區內有名的克難關以及武嶺都是極佳的據點,春天玉山杜鵑、紅毛杜鵑盛開,山丘正片的花海美不勝收;夏季杜鵑花綻放,青山景致優美;秋季楓紅落葉,星辰月光之美令人陶醉;冬季雪景迷人,白雪藹藹讓人著迷,景色貫穿於春夏秋冬。

松雪樓    下方就是「高點合歡山」唯一的住宿及熱食供應的餐廳囉:「松雪樓」,當然松雪樓附設的餐廳也有下午茶,最低消費180,進餐廳就要180就對了,一杯飲料、一塊餅、一個烤布蕾,這是高山的消費

武領   一堆人幾在那突出部位幹什麼?那就是武嶺地標高點所在位置,大家都搶著拍照留影

穿越中橫合歡越嶺段7  

穿越中橫合歡越嶺段6 開始往西部下山了,從高點下山至南投僅有54公里,到著名的渡假勝地「清境」最多也不超過20公里更近,我的穿越中橫到了高點接到自行車客人必須原地返程花蓮,心裡仍不斷計劃,天時地利,碰各好天又有空檔,下回自己專程騎重機在上來,並在清境過渡一晚,等黃昏、賞星星、清晨還有看日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資遊(L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